未发布文章,仅支持15分钟预览

耕读青春 劳动赋能,南通中学高三学子走进广袤田野

{{sourceReset(detailData.source)}}

{{dynamicData.sub_info.subject_name}} 紫牛新闻

{{item.reporter_name}}

{{item.tag}}

+ 关注

为全面贯彻落实《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精神,以自然之力滋养学生心灵,让高三学生在学习之余感受劳动创造美好生活的现实意义,4月13日,江苏省南通中学组织高三年级全体学生前往“南通市中小学生劳动教育与综合实践基地”开展“耕读青春,劳动赋能”劳动教育实践活动。

玉米播种,躬耕方知农事艰

听过、看过,都不如亲自学过、做过。在农场指导老师耐心细致的示范指点下,同学们戴上手套,拿起小铲,分工合作:开沟、播种、覆土……全流程完成了玉米种植,同学们也切身感受到农耕劳作的科学性与仪式感,体会到完成播种后的喜悦与充实。

田块除草,汗滴禾下识劳苦

除草任务在土豆田里进行。在现场老师的指导下,同学们学习辨别杂草与农作物:叶子边缘带锯齿的野草要连根拔起,毛茸茸的小苗得小心避开。弯腰蹲身,仔细拔除杂草,再将杂草堆放到田埂边。不少同学额头沁出汗水,泥土沾满鞋裤,但依然不减劳动热情。

投喂猪羊,亲近生灵悟温情

同学们从地里拔出的杂草成了猪羊的饲料。轻敲食槽呼唤动物,小羊咩咩凑近,温热的鼻息蹭过手心;圆滚滚的小香猪吧嗒吧嗒咀嚼菜叶,大家内心也升腾出一股子成就感。有同学说:“原来照料生命不仅是体力活,更要用眼睛观察它们的需求,用心感受它们的信任。”

清除黄花,力战杂草护生态

“加拿大一枝黄花”这种外来入侵植物根系发达、生长力强,严重威胁本地生态平衡。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分工协作将这种植物连根拔起再集中运走。虽汗水湿了衣背、手套沾满泥土,但大家干劲十足。直到一片片“生态污染”的罪魁祸首被清理殆尽,田间重新露出原生草木的绿意。

草莓采摘,指尖轻触品鲜甜

走进生态草莓种植大棚,同学们了解了拒绝化学农药和激素的绿色种植技艺。蹲下身,轻轻拨开叶片,一颗颗红艳饱满的草莓藏在叶下。捧着自己采摘的草莓,指尖染上淡淡的果香。原来,每一口鲜甜都来自土地的馈赠和双手的耕耘,而珍惜与感恩正是劳动最甜的收获。

实践之余,同学们也感悟颇丰。 孙同学在周记中写道:“这次劳动实践让我们真正明白‘劳动创造价值’的含义。仔细埋下每一粒玉米,体悟‘民生在勤,勤则不匮’的真理;除草时指尖沾满青涩草汁,弯腰的弧度里是千百年来同样的辛劳;投喂家畜时,生命与生命的联结在草料簌簌声中变得具体。当我们的双手沾满泥土,才知道文明最深的根系永远生长在躬身劳作的褶皱里。”

王同学在劳动总结中说:“玉米从播种到收成要等一百多天,除草不净就得返工,农活教会我们两件事:一是给成长足够的时间,二是认真对待每一件小事。土地从不会辜负汗水,就像我们做过的每一道题、改过的每一份错题本。高三的春天,能在泥土里种下一排玉米,或许就是最好的加油方式——毕竟再高的目标,也得从弯下腰、埋下头开始。”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王颖


校对 陶善工

编辑 : 胡妍璐

{{dynamicData.sub_info ? dynamicData.sub_info.subject_name : dynamicData.event_info.title_short}} {{dynamicData.sub_info ? dynamicData.sub_info.subject_desc : dynamicData.event_info.brief}}
{{dynamicData.sub_info ? '+ 关注' : '+ 追踪'}}
文章未发布,请后台刷新重置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