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鸟话题”上热搜 南京“观鸟胜地”包出片
{{sourceReset(detailData.source)}}{{dynamicData.sub_info.subject_name}} 紫牛新闻
{{wholeTimeFilter(detailData.happen_time)}} {{numFilter(detailData.review_count)}}次阅读
{{numFilter(detailData.review_count)}}次阅读
近日,演员李现因热爱观察和拍摄鸟类,在互联网引爆了“打鸟”相关话题和热搜。全国多地文旅部门纷纷“喊话”李现,邀请他来“打鸟”。
“打鸟”是摄影圈的常用行话,指在不打扰鸟类生活的前提下,用长焦镜头远距离拍摄鸟类。南京处于东亚—澳大利亚候鸟迁徙线路上,生态环境优良,鸟类“家底”丰厚,是众多摄影爱好者青睐的“打鸟”胜地。眼下正值候鸟春季迁徙时节,从钟山脚下到玄武湖边,从长江湿地到老山林间,随处可见“打鸟人”的身影。
蹲守玄武湖
拍到几百只珍稀黑嘴鸥“做客”
脸和嘴都是黑色,仿佛戴了“黑面罩”,时而紧贴湖面掠过,时而展翅在空中高飞,“舞姿”翩跹,轻盈灵动。3月17日,鸟友“云岭人”在玄武湖观鸟时,拍到了成群结队的黑嘴鸥在湖面上盘旋。“我还是第一次见到黑嘴鸥!”他立即在“鸟友群”里报喜。
黑嘴鸥是一种水鸟,因种群数量稀少,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列为受威胁鸟类,也是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去年5月,南京环境监测中心首次在六合区龙袍长江湿地公园观测到黑嘴鸥,但也仅有几只。而3月17日那天,玄武湖陆续来了几百只之多。我们分析,它们组团迁徙‘路过’,觉得环境不错,就休憩一下,待了两三天后又出发了。”玄武湖公园管理处办公室副主任胡凯告诉记者。
随着生态环境的逐年改善提升,玄武湖已成为都市中的“鸟类天堂”,重现历史上“后湖飞鹜”的美景。“如今赶赴玄武湖越冬的‘候鸟大军’中,迎来了越来越多的新成员。”胡凯告诉记者,去年有鸟友拍到了首次光临玄武湖的“潜水健将”——凤头潜鸭,被称为鸟界“名模”的黑翅长脚鹬也首次被观测到。就连喜欢“闹海”的斑脸海番鸭也曾慕名来玄武湖打卡,被90后“打鸟人”——江苏观鸟会成员陈逸记录在镜头里。
如今,漫步在玄武湖畔,经常能看到扛着“长枪短炮”单反镜头的“打鸟人”。“大部分以退休市民为主,还有外地慕名而来的,起码有几百人之多。哪怕只是在此路过一两天的候鸟,也难逃他们的‘法眼’。”胡凯笑着说。
活跃在老山和江畔
追踪“黑鸢部落”
4月7日,南京人心中的“鸟坚强”——“黑鸢5号”,从它待了近半年的“大本营”老山出发,北上飞越3000公里后,终于抵达了俄罗斯远东地区。当红山森林动物园野生动物收容救护中心技术主管陈月龙把这个好消息发到观鸟群时,一群关注了它3年之久的“打鸟人”欢呼雀跃。
“今年是我们监测到‘黑鸢5号’迁徙的第3年。从飞行轨迹上来看,它的度夏地是俄罗斯远东地区,越冬地则是一定要选择南京的,它对这方故土‘爱得深沉’。”陈月龙说,从自然和地理环境来看,长江南京段丰富的鱼类为黑鸢提供了丰富的食物来源,绵延35公里的老山则为它提供了安全又舒适的夜宿环境。
2023年10月,南京市生态环境局组织的全域生物多样性本底调查专家组“摸底”后发现,黑鸢在南京已形成总数3000只的稳定种群,成为南京的“常住民”。在长江中下游的城市中,唯独南京拥有庞大的黑鸢种群数量。
江苏十佳观鸟胜地南京占三席
观鸟大赛全国“圈粉”
丰厚的鸟类“家底”、每年春季举办的观鸟大赛,吸引着全国多地的“打鸟人”奔赴南京。
去年4月,江苏省野生动物保护协会发布了江苏省首批10处最佳观鸟胜地,南京占三席。其中,南京长江新济洲国家湿地公园,作为长江下游典型洲滩湿地,每年约万只花脸鸭来此栖息越冬;溧水石臼湖省级湿地公园,是长江下游重要通江湖泊,冬季在此迁徙停留的小天鹅种群约5000只;南京老山国家森林公园,常年有黑鸢、凤头蜂鹰等猛禽盘旋,每年春夏仙八色鸫等林鸟在此繁殖。此外,紫金山、南京鱼嘴湿地公园、绿水湾、六合区龙袍长江湿地公园等地也都是观鸟胜地。
编辑 : 盛慧梅
更多内容请打开紫牛新闻, 或点击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