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校长强调,学校将继续以创新为驱动,携手家庭与社会力量,共同探索民办教育的时代新范式,为培养“卓尔不群·光而不耀”的卓越人才贡献智慧与力量。
在激昂的倒计时声浪中,苏国外启迪教育集团总校长金海清携学校领导班子、家长及学生代表共同触发愿景发布装置,苏国外启迪教育集团共同愿景正式发布,集团“以良知滋养生命,用智慧创建世界”的宣言正式向世界宣布。
金海清总校长在主题报告《办适合每一个孩子成长的好教育》中,系统阐释了“以学生为中心”的育人哲学。他强调,教育应打破标准化评价的桎梏,通过个性化培养路径,激发每个孩子的禀赋潜能。
苏州国裕外语学校以中西融合课程体系为载体,将科技理性与人文精神有机统一,构建“文化筑基+国际赋能”的双轨育人模式,助力学生在人工智能时代实现“守根性成长”与“跨文化对话”的平衡发展,让教育真正成为照亮生命差异性的光。
IGC初中启航:搭建中西教育双轨立交桥
苏州国裕外语学校校长陆军与国际部校长罗亦兰共同为IGC初中揭牌。
罗校长在IGC初中启动仪式上系统阐释了这一国际化课程体系的战略定位与育人图景。该课程以“致良知”教育理念为根基,构建“六年一贯制”培养框架,旨在锻造兼具文化自信与全球胜任力的未来人才。
罗校长指出,IGC课程锚定“走得出、回得来”的双向育人目标,通过独创的“I-G-C”三维培养模型实现育人突破。
课程设置凸显三大创新双轨进阶体系:初中阶段夯实国家课程基础,同步嵌入IGCSE衔接课程,高中无缝对接A-Level/VCE等国际课程;生涯赋能系统:开设元认知训练、财商教育等特色模块,建立“学业-职业-志业”贯通式发展规划;文化浸润工程:每年组织非遗传承、国际姊妹校等实践活动,培育“讲好中国故事”的跨文化叙事能力。
苏国外国际部创办20年来保持100%世界百强大学录取率,90%毕业生进入全球前50名校。随着IGC初中启航,学校将进一步完善“本土筑基-国际赋能-全球贡献”的人才培养闭环,助力学子在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中实现人生价值。
多维见证:教育共同体的温暖力量
宋玉皓父亲作为国际部学子的家长代表,现场分享了家庭择校的心路历程。他坦言,长女初中阶段曾深陷题海战术困境,直至转入苏州国裕外语学校国际部后,学习模式从被动应付转变为以课题研究、社会实践驱动的主动探索,这种转变不仅重塑了孩子的学术能力,更培养了其海外求学时至关重要的批判性思维与跨文化适应力。其女最终以优异成绩毕业于加拿大皇后大学,现就职于中国中车集团。
基于长女的成长实证,宋先生为幼子再次做出选择。他提出三大教育期待:破除机械化训练的科学学习方法、突破地域局限的全球化认知图景、永葆好奇心的终身学习品格。这位父亲特别强调:“成长比成绩更重要!”
海外学子通过视频送来祝福,墨尔本大学的学生们感慨:“母校给予的文化自信,让我在国际舞台从容前行”!
国际部学生徐思彤、田静怡以舞蹈《雨后》压轴,用柔美而坚韧的舞姿,隐喻教育“润物无声、静待花开”的力量,为大会画上诗意句点。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顾秋萍
校对 石伟
编辑 : 盛媛媛
更多内容请打开紫牛新闻, 或点击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