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3月中旬,苏州市姑苏区潼泾新村的居民们终于迎来了期盼已久的老旧小区改造。如今开工一月有余,首幢“样板房”已经竣工。近日,小区所在的沧浪街道潼泾二社区特地邀请了由小区业主委员会成员组成的“草根监理队”共同参与了此次竣工验收过程。
事实上,早在改造方案征求居民意见阶段,这支队伍就已经参与了进来。据了解,潼泾新村始建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并且距上一次老新村改造已经有19年。此次已经完成外立面改造的首幢居民楼位于潼泾新村西南的23幢。“近些年一到下雨天,墙面就洇水。”家住此幢顶楼的高敏娥为此很是苦恼。屋顶漏水是不少老房子的“通病”,为此“草根监理”们多次与社区和改造项目部工作人员到现场查看并监督治漏方案的实施。23幢作为本次潼泾新村旧改的“样板”,在完工之后,居民们纷纷表示:“当初楼顶和墙面看上去十分斑驳。经过施工,屋顶铺上了新的防水材料。同时,这次的外立面翻新不仅加了网布,更是粉刷了7层,此外还更换了落水管、楼道窗。终于大家不用再担心漏水啦。”伴随着23幢“打样”顺利完成,居民们时不时地前来“参观”,还会拉着“草根监理”聊一聊自己对未来小区环境的美好憧憬。
除了验收工作,此次潼泾新村老旧小区改造“草根监理队”里还成立了一支临时党支部,通过党建引领“四方协同”机制,将社区党组织、业委会、物业和社会组织拧成一股绳,协调内外事务,助力老旧小区焕新顺利推进。就在本月,当工程的脚手架搭建到小区最北面一排时,施工方遇上了难题。原来,30幢西侧与名仕花园小区仅一墙之隔,脚手架势必要搭到名仕花园之内,而这位“邻居”却有种种顾虑。为了打消名仕花园居民的顾虑并获得支持,社区党委书记蒋唯带领“草根监理队”临时党支部的成员一同找到了名仕花园的业委会和物业。经过再三沟通,最终社区、双方业委会、施工方一起签订了《承诺书》,之后名仕花园所在的中海物业也十分配合地将停在附近阻碍施工的停车位进行了调剂。
接下来,潼泾二社区将进一步加强党建引领,与“草根监理队”及其临时党支部一起继续当好本次旧改工作的政策“宣传员”、矛盾“调解员”、民生“服务员”、成果“监督员”。同时社区党委也将利用好“四方协同”机制,创新破解老旧小区改造遇到的各种难题,推动老旧小区顺利焕新,在为居民改善居住条件、提高生活品质的同时,不断增加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通讯员 潘玲恒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周晓青
校对 盛媛媛
编辑 : 朱亚萍
更多内容请打开紫牛新闻, 或点击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