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发布文章,仅支持15分钟预览

被骗开通银行数字人民币后 手机自动向陌生账号转账25万余元

{{sourceReset(detailData.source)}}

{{dynamicData.sub_info.subject_name}} 紫牛新闻

{{item.reporter_name}}

{{item.tag}}

+ 关注

扬子晚报网4月30日讯 (通讯员 李钰 张俊 记者 王国柱)“这些是我攒了一辈子的血汗钱,谢谢你们为我追回!今后我一定会加倍警惕,并用自己的经历提醒周围人。”4月25日上午,外来务工人员李先生来到泰州市公安局姜堰分局白米派出所,对民警为其挽损20万元表达深深的谢意。

4月1日,白米派出所接到李先生报警,称其遭遇了电信网络诈骗,损失25万余元。经了解,事发当天李先生接到陌生电话,对方自称某平台“客服”,称李先生开通了“百万医疗保险”,每个月都会扣除800元费用,询问是否需要帮忙解除。

李先生信以为真,按照对方要求下载了一款屏幕共享APP,加入群聊并接受了共享屏幕的申请。在后续的操作中,李先生根据指引点击“客服”发来的链接,输入了银行卡号等信息。没多久,其手机上收到短信,显示已成功开通银行数字人民币,还没等反应过来,李先生就发现手机“自动”向陌生账户进行多次转账,共计25万余元,意识到被骗的李先生赶忙报警。

接报后,警方第一时间启动紧急止付机制。因采取措施及时,民警发现涉案账户内尚有20万元未被诈骗分子转移。其后,为尽快追回被骗资金,办案民警立即请求北京警方协作,开展后续资金追踪工作。4月8日,经过多次沟通协调,警方成功为李先生办理了资金返还手续,20万元悉数退回李先生账户。

目前,后续追赃挽损工作仍在进行中。4月25日,李先生专程来到派出所向办案民警严鑫送上锦旗。

警方提示:数字人民币交易具有隐蔽性、可控匿名等特征,诈骗分子通过骗取受害人个人信息,开通数字人民币的方式快速转移涉诈资金,后续追踪难度大。请广大市民注意保护好个人信息安全,不要轻易将身份证号码、银行卡号、密码等信息透露给他人,也不要随意跟陌生人开启屏幕共享功能。一旦发现上当受骗,请第一时间向公安机关报警。

校对 王丽丽

编辑 : 严静

{{dynamicData.sub_info ? dynamicData.sub_info.subject_name : dynamicData.event_info.title_short}} {{dynamicData.sub_info ? dynamicData.sub_info.subject_desc : dynamicData.event_info.brief}}
{{dynamicData.sub_info ? '+ 关注' : '+ 追踪'}}
文章未发布,请后台刷新重置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