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继臣在为患者诊疗
妙手回春 患者生活有盼头
2006年刚进入同仁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郭继臣大概很难想象今天的忙碌,因为那个时候前来就诊的患者真的屈指可数,“一个月只有几个人。”当时的窘境并没有吓退郭继臣,恰恰相反,师从全国推拿名家周华龙,亲眼见识了师傅一双手、几根针就能缓解病痛的他,对自己的技艺信心满满,“有效果后病人开始口耳相传,一年后一个人就忙不过来了。”
“我耳鸣已经20多年了,24小时耳朵边都在嗡嗡嗡响,现在听力也受到了严重影响,平时也不太愿意跟别人说话。”慕名而来的常女士告诉记者,自己跑过很多医院,但都没有起色,“没想到到郭主任这边才来两次就有效果了,耳鸣的声音明显减弱,有时候甚至没有耳鸣声,现在顿时觉得日子有盼头了。”
随和低调 被赞有“大仁心”
从医20年来,郭继臣坚持运用平衡推拿、针灸、整脊、拔罐、刮痧、中药外敷等方法综合治疗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腰肌劳损等颈肩腰腿痛相关疾病,以及内科、妇科疾病等,练就了一双消除沉疴的“回春妙手”。
得知记者来采访郭继臣,正在拔罐的张女士也开始做起了“广告”。“浑身上下就没有不疼的时候,尤其是肩周。”在朋友的推荐下,张女士决定找郭继臣试一试,“第八次治疗后晚上能睡个好觉了。”接触多了,张女士从别人口中得知郭继臣不仅是同仁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党支部副书记、副主任中医师,更先后荣获南京首届最美健康守门人、南京市优秀共产党员、南京好市民、江苏省劳动模范、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这次还评上了全国劳模。”令张女士感动的是,虽然头顶“光环”耀眼,郭继臣对待患者的态度依然亲切而平和,“他说他就是个小医生,我说这个小医生有着大仁心。”
郭继臣在为患者诊疗
非遗传承 诠释责任与担当
守正创新,让中医惠及更多患者,是郭继臣作为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金陵中医推拿术”传承人不变的初心。为此,他将传统手法结合现代医学,并与康复医学相融合,通过针灸、推拿、正骨等综合疗法,以达到更好的诊疗效果。
不仅如此,郭继臣还积极助推中医服务进社区、进企业、进机关,“我们在苏美达开设的中医特色家医工作室,每周上门诊疗服务,很受上班族的欢迎。”其实早在2008年,郭继臣就在南京市公立医院首创午间、夜间和周末门诊,为居民就诊提供便利。“小医生”的“大仁心”,正如患者对郭继臣的评价,他以医术驱散病痛的阴霾,用医德点亮希望的灯塔,更以爱岗敬业、勇于创新,甘于奉献的实践,诠释着劳模精神的内核。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薛玲
校对 陶善工
编辑 : 朱亚萍
更多内容请打开紫牛新闻, 或点击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