哗啦哗啦是大雨,淅淅沥沥是小雨,别处的雨都可以这样形容,唯独江南的雨不可以。江南的小雨不觉其小,因其弥漫天地,携风带雾,与山河与村庄与旷野都融为一体。江南的大雨亦不觉其大,倾盆而下,冲刷万物,转瞬间却都涌入江河,化作一江春水,浩荡东去。
江南的雨下起来便挥挥洒洒,不知停歇。它从太湖的波涛上飘过,从桃溪的春水上飞过,在山塘街的黑瓦白墙上肆意流淌,在惠山古镇的石板路上蜿蜒远去,像一汪清泉涌入了浩浩荡荡的大运河,像银河飘落坠入了万里长江。
“画船听雨眠”,如此的意境,唯有江南的春天、江南的水和江南的雨方可成就;“斜风细雨不须归”,诗人也只有和江南的雨才能有如此美丽的偶遇;“白日听风夜听雨,驿路桃花伴醉眠”,只有伴着江南的雨,方可拥有如此惬意的旅途。
江南的雨不仅是听觉和视觉的存在,它从天上来,从心底来,从千百年的书声柳影桨声灯影中来。江南的雨如诗,如画,如倾诉,如低语,弥漫于天地之间,沉醉着世间万物,融化着江南烟水。看着眼前的千年不变挥洒依旧的江南雨,心底冰封的唐诗宋词忽然一句句都鲜活起来,跳动起来,化作小桥流水,化作杏花春草,远远地闪动着,变幻着。白乐天的朗声大笑,苏东坡的闲庭信步,柳七的缠绵词句,李清照的东篱把酒,都浮现在江南黄昏的细雨里。
江南的雨,如唐时的诗,如宋时的词,如石拱桥边稚童的欢笑,如街头卖花姑娘的莲步。烟柳画桥,风帘翠幕,三秋桂子,十里荷花,总是少不了一场江南的雨。唯有雨落时,江南方才成了一幅绝美的水墨。
编辑 : 严静
更多内容请打开紫牛新闻, 或点击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