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成分制备工作专业性和技术性极强,直接关系到患者的用血质量与安全,容不得半点疏忽。如红细胞要保持4-6℃,血浆要保存在-20℃的环境,中间的制备贴签等过程要保持低温......护士们不仅要有高度的责任心和使命感,更要具备扎实过硬的业务技能,确保每一袋血液都能顺利完成滤白、离心、分离等多道工序。由于制备供应科所制备的血液品种繁多,需要操作不同的仪器设备,工序复杂繁琐。护士们每天不仅要搬运大量血液,还要进行多次细致核对,避免出现任何差错,体力和脑力的双重消耗可想而知。另外,制备间和设备常年需要保持低温,制备科的护士长期接触低温的血液,很多人的双手有不同程度的关节炎。
一个暴雨夜,无锡某医院急需洗涤红细胞。制备供应科男护士王皓亮主动请缨,顶风疾行,第一时间到岗。凭借精湛技术,40 分钟完成制备。当患者转危为安,他欣慰地长舒了一口气,这场生死时速,正是血液制备护士守护生命的缩影。医院抢救用血的时间难以预测,夜间加班成为家常便饭。血液制备供应科主任王亚菊解释道:“血液制备工作分秒必争,无论严寒酷暑、风霜雪夜,只要工作有需要,值班人员都会第一时间赶回岗位。” 由于部分血液的制备过程特殊,无法作为常规储备,只能在紧急需求时临时制备。深夜接到加班通知往往意味着情况危急,护士们必须争分夺秒赶回科室,因为血液的及时供应很可能直接决定着抢救的成败。
无锡市中心血站制备供应科先后荣获无锡市卫生健康委“安全生产先进集体”“市级青年文明号”等荣誉称号。他们是城市血液安全的最后一道防线,是不为人知的生命摆渡人。每一次严谨的病毒灭活、每一回细致的信息核对,都在无声诠释着对生命的敬畏,用硬核实力守护着城市血脉的畅通与安全。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 记者 季娜娜
编辑 : 严静
更多内容请打开紫牛新闻, 或点击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