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残联解读《南京市孤独症人群全程关爱服务实施方案》
5 月 14 日,南京市第三十五次全国助残日启动活动在南京白云亭文化艺术中心举办。据南京市残联介绍,南京市政府救助的孤独症儿童占所有救助残疾儿童人数比例逐年增高,2024年达到51.8%,孤独症人群全生命周期关爱服务受到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启动仪式现场,南京市残联解读《南京市孤独症人群全程关爱服务实施方案》,并发布年度市孤独症人群关爱服务行动项目。
今年,南京市残联等九部门联合印发《南京市孤独症人群全程关爱服务实施方案》,该方案主要围绕“医疗保障、康复救助、特殊教育、就业服务、托养照护、社会包容”六大领域,用四年时间,做好“四个衔接”,解决“四类问题”。
做好“筛查发现”与“康复干预”的衔接,解决孤独症儿童“早发现、早救治”的问题。应用科学标准对适龄儿童进行心理行为发育异常发育筛查,指导结果异常的儿童转诊至专业机构复筛,动态调整康复干预措施。
做好“康复救助”与“入学教育”的衔接,解决孤独症儿童“平等学、融合学”的问题。落实居民医保财政补助和困境儿童资助参保政策,完善《南京市特殊儿童少年教育安置管理办法(试行)》和市区校三级教科研体系,推进孤独症儿童教育教科研,推动市孤独症儿童教育学校建设。
做好“托养照护”与“就业帮扶”的衔接,解决大龄孤独症者“有保障、有收入”的问题。引导和鼓励社会力量发展孤独症人群托养服务,探索开展“慈善+保险+信托+托养”服务,探索挖掘“成年孤独症+家长”同步就业岗位,推进“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试点,积极打造孤独症就业品牌。
做好“家庭支持”与“社会融入”的衔接,解决孤独症人群“获关爱、享平等”的问题。强化“家长是孩子身心健康的第一责任人”意识,深入开展家长培训和心理辅导,探索孤独症人群社区支持的有效形式,常态化开展孤独症人群融合活动。
为落实这一方案,今年,南京市残联联合市卫健、教育、民政、人社、财政等部门,开展“六大行动”共计20项活动。在早期筛查与干预强化行动中,全面落实《南京市0—6岁儿童孤独症筛查干预工作方案》,实现儿童孤独症的早筛查、早评估和早干预,开展治疗师支持下的父母介入早期干预模式(TPEI)的培训和推广。
在机构规范与质效提升行动中,聘请以南京脑科医院柯晓燕为组长的专家团队,对60名孤独症儿童基本康复服务效果进行跟踪评估;在康教互融与重点推进行动中,推动市孤独症儿童教育学校建设,推进区级孤独症教育指导中心和区特殊教育学校孤独症儿童实验班建设;在就业支持与托养照护行动中,举办“汇爱优选 情满金陵”辅助性就业产品展示洽谈暨就业创业交流招聘会;在公众宣传与家庭赋能行动中,开展“星”路同行——孤独症科普宣传直播活动;在融合关爱与社会支持行动中,举办“用爱点亮孤独星球,让每颗’星星’闪闪发光——公益路演”专场活动。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徐兢
校对 盛媛媛
编辑 : 朱亚萍
更多内容请打开紫牛新闻, 或点击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