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甘肃省庆阳市环县环城镇龚淌村,一位村民用水壶接了集雨场窖中的水,给玉米苗“喂水”。新华社记者 王紫轩 摄
甘肃省庆阳市环县环城镇龚淌村位于远离河流的半山腰上,农户大多靠自家集雨场窖存水进行小面积点灌。记者在59岁的村民刘彦河家中看到,他用烧水壶打了水窖中的存水,给每株苗精准“喂水”。
据了解,该村每家都有政府补贴修建的至少1个集流场和2个水窖。“我家水窖能蓄水50方左右,主要保障家里4头牛和20多只羊的饮水。”刘彦河说。
记者走访过程中看到有水车正向各村运水,环县水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当地按照“先保人饮,后保产业”原则,组织县自来水集团有限公司安排三支送水队伍将自来水统一送到乡镇村组应急取水点,由乡村组织农户拉运,尤其对特殊困难群体由乡村送水上门,确保群众生活用水不出问题,目前已为20个乡镇应急取水点送水22428方。
5月18日上午,一台联合收割机在山西省运城市盐湖区西姚村的麦田里作业。新华社发(兰立强摄)
运城市是山西冬小麦的主要产区,近日,据气象部门预测,运城大部分地区最高气温超过37摄氏度,局部地区甚至超过40摄氏度,并伴有干热风。“当前正值籽粒灌浆关键期,持续高温会导致小麦提前‘枯熟’,千粒重下降。”运城市夏县高级农艺师李淑能说,灌浆饱满度直接决定今年的收成。
为应对旱情,运城采取多项措施保障夏粮稳产增收。农技专家深入田间地头,指导种植户根据小麦苗情和墒情进行科学管理。运城市农业农村局农技人员介绍,今年还推广了“空天地”一体化监测体系,通过卫星遥感、无人机巡田、地面传感器,构建起三维墒情监测网,从“大水漫灌”转向“精准滴灌”。
记者从甘肃省气象局获悉,5月21日至22日,受高原槽和冷空气影响,甘肃甘南、陇南、天水、定西南部、平凉西部等地将有一次降水过程,对当前旱情有一定缓和作用。
气象和水利部门提示,受旱地区要做好应急供水、农业灌溉用水的保障工作,确保群众饮水安全,通过科学安排灌溉用水轮次等努力保障农业灌溉用水,缓解旱情影响。(记者柴婷、刘彤、王紫轩)
编辑 : 王丽丽
更多内容请打开紫牛新闻, 或点击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