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趣玩文博”创意视频投稿专区,胡之涛用一段视频重点介绍了这款由他设计的“云游南博”小游戏,他运用人脸识别、信息交互等数字化手段让文物“讲故事”。该互动游戏包含三大板块:“博物院简介”化身虚拟导游,介绍南博布局与历史;“云游场馆”360度展示文物细节,深度解读背后的文化故事;互动环节“你画我猜”则通过趣味答题,帮助玩家巩固文物知识。“希望大家通过我的作品感受到文物的魅力,学到有趣的历史知识。”胡之涛说。
为六百年城砖“代言”
五年级学子化身“城墙推荐官”
在南京城墙博物馆,南京市莲花实验学校小学部五年级的刘洛书同学化身“城墙推荐官”,为大家详细介绍明城墙的前世今生。镜头里,他站在“黎川砖窑”前,手指窑门、火膛和烟道,用童趣语言揭秘明代城砖的“硬核标准”:“窑门非常小,窑匠需要弯腰才能进去。向里面看,大家可以发现它的构造有点像台阶,比较低的一层叫做火膛,用于点燃材料。比较高的一层是窑床,是砖摆放的位置。窑床后面的窑壁是平的,有三条竖直向上的烟孔与窑顶三个烟囱相连,叫做烟道。在窑顶还有个小孔,推测是观察孔,窑匠会在这里观察窑内情况,还会从这里注水。”他还结合《天工开物》记载,介绍14道制砖工序,让“敲之有声,断之无孔”的古老智慧跃然眼前。刘洛书感叹:“南京城墙,是一部用砖石写就的壮丽史诗。它不仅是南京的骄傲,更是中华文明的璀璨瑰宝。”
传承与创新同行
“趣玩文博”创意视频征集等你投稿
屏幕前的你,是否也有独特的文博创意?或许你曾用画笔还原过青铜器的纹样,用代码搭建过数字展馆,或用镜头记录过文物背后的故事。现在,“趣玩文博”活动正等待你的加入!无论是一段AI动画、一场文物情景剧,还是一份手绘文物攻略,都可以成为优秀传统文化的新注解。
即日起至9月20日,同学们可以登录少年志App参与活动,点击首页下方“赛事”,选择“趣玩文博”青少年创意视频征集展示,进入活动专区,根据提示上传视频。据悉,本次活动将结合学生投稿作品制作“文博顶流出圈记”创意短视频,活动将遴选出一批优秀“青少年文物守护人”,颁发电子证书。让我们以青春之名,共筑这场跨越千年的文化对话——你的每一次创作,都是对文物最美的“告白”。
少年志编辑 王蕾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王雪瑞
校对 胡妍璐
编辑 : 王丽丽
更多内容请打开紫牛新闻, 或点击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