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大附一院神经外科副主任刘建刚
据介绍,张女士患的是生长激素型垂体瘤。这种肿瘤会缓慢分泌过量生长激素,导致患者面容逐渐发生特征性改变:前额隆起、眉弓突出、鼻子变宽变厚、嘴唇增厚、下颌前突,鞋码增大。这些变化极其缓慢,朝夕相处的家人甚至患者自己都难以察觉,却逃不过经验丰富的医生的“法眼”。眉骨的突出,正是刘建刚在口罩遮挡下捕捉到的关键信号。
吃面时“多嘴一句”,助陌生人及时就医,感恩送锦旗
然而这早已不是刘建刚首次发挥他的“火眼金睛”。刘建刚告诉记者,三年前,他在一家面馆用餐的时候,观察到邻座的一位年轻小伙面容有些特殊:太阳穴和额头部隆起、鼻唇肥厚,这与生长激素型垂体瘤患者的症状高度吻合。刘建刚没有丝毫犹豫,放下筷子,主动上前,礼貌地表明了自己的医生身份,并委婉而关切地指出了对小伙子面容特征的观察:“小伙子,我是一名神经外科医生,看你这个面容特征,可能有点内分泌方面的问题。我建议你最好抽空去医院,特别是神经外科,做个详细检查。”
刘建刚表示,小伙子起初非常惊讶,甚至有些错愕。但刘建刚诚恳的态度和专业的背景让他最终决定认真对待这个“从天而降”的建议。检查结果印证了刘建刚的判断:同样是垂体瘤。幸运的是,发现尚属及时。这位小伙子后来在苏大附一院成功进行了微创手术。术后,随着异常升高的生长激素水平逐渐回落至正常,他被疾病悄然改变的面容也慢慢得到了改善。“小伙子出院前还给我送了面锦旗,我这‘爱管闲事’的性格还真是帮到了他。”
小伙出院前向刘建刚赠送锦旗
刘建刚介绍,生长激素型垂体瘤是个非常“狡猾”的对手,这类肿瘤生长缓慢,症状隐匿,病程往往长达数年甚至十几年。建议大家不妨翻出自己五年前的照片,和现在的样子进行仔细对比。重点观察额头是否比以前更突出、饱满?鼻子是否显得更宽大、肥厚?嘴唇是否变厚?成年后鞋码是否还在明显增大,或者戒指变紧了……这些看似不起眼的‘无声变脸’信号,都可能是垂体瘤发出的警报。垂体瘤绝大多数是良性的,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是关键。通过手术、药物或放疗等规范化治疗,绝大多数患者可以获得非常好的效果,生长激素水平可恢复正常,面容改变也能得到改善甚至逆转,生活质量将显著提升。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张添翼 实习生 张沁雨
校对 石伟
编辑 : 潘政
更多内容请打开紫牛新闻, 或点击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