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阿里资产•司法平台上,广东中山市第二人民法院正在变卖一批鳄鱼,鳄鱼的起拍单价(第二次拍卖)为67.2元/斤,最重的一只超1000斤,总重量暂定为2500斤,总价为16.8万元。据悉,此次拍卖是因鳄鱼主人胡某礼欠修建鳄鱼池的工程款。让人感到惊讶的是,这批鳄鱼的竞买人需自行负责抓捕、运输,并需具备相关的资质要求。
公告强调,竞买人竞得拍卖物、交齐拍卖成交价款并经中山市第二人民法院通知到场后,须自行办理相应抓捕、运输、报批、报备手续,自行负责抓捕(被执行人胡某礼反映标的鳄鱼为种鳄,不适宜使用电击方式抓捕)、称重、装卸、运输拍卖物等工作和自行承担由此产生的费用,即需要“上门自提”。对此,不少网友留言:“您的鳄了吗订单需自提”“真是硬核法拍!”记者搜索发现,截至8月20日下午,该拍卖吸引了1600多次围观,但无人报名。
企查查显示,这批鳄鱼是由广东胡某礼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所有,该公司2024年11月注销,起拍价为16.8万元的鳄鱼2025年6月26日就曾拍卖,当时的拍卖结果为流拍。此次正在进行的拍卖时间为2025年7月31日10时至2025年9月29日10时,目前拍卖仍在进行。紫牛新闻记者了解到,被执行人胡某礼是广东一名从事鳄鱼产业的女企业家,网上有人称其为“中国第一位女性驯鳄师、鳄鱼女神”等,曾被媒体多次报道。其作为股东之一的中山某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今年5月也拍卖过一批鳄鱼,价值21万,但已流拍。
紫牛新闻记者致电了中山市物资拍卖有限公司询问此次鳄鱼的拍卖进展。公司工作人员表示,鳄鱼目前还在园区中,最近有很多人打电话来咨询。被问及是否会引进专业机构对接,避免总是流拍的情况出现时,工作人员称,拍卖公司都是按照承办方的要求将信息挂到网上的,具体情况需询问承办方。
浙江铁券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张永辉律师认为,司法拍卖活体动物并非首次,多地法院曾拍卖因债务纠纷查封的活牛、活鱼等,但因需专业运输和短期处置,多要求竞买人具备养殖资质或快速处理能力。在宠物养殖场债务纠纷中,法院也曾强制拍卖犬只,但需竞买人具备动物检疫证明等资质。本案特殊性在于,鳄鱼作为受保护的水生野生动物,涉及《野生动物保护法》对运输、驯养资质的强制性要求,且自行抓捕存在极高安全风险,导致拍卖条件更为严苛。
法院强制拍卖的本质是“现状拍卖”,即标的物按现状交付,瑕疵风险由竞买人承担,但活体拍卖具有特殊性:鳄鱼抓捕、运输涉及公共安全和生态风险,法院要求竞买人完全自行操作,未提供任何协助(如专业抓捕指导或资质审核前置),可能被认为超出合理风险提示范围。
鳄鱼抓捕涉及极高专业性,更建议法院联合林业、渔业部门或第三方机构协助,避免竞买人面临“接盘即担责”的困境,加剧流拍风险。对活体、危险品等特殊标的,应委托专业机构评估风险,明确标注“需专业资质+第三方协助”等强制要求,避免资质不足者参与竞拍。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张冰晶
实习生 孙舒颜
校对 朱亚萍
编辑 : 朱亚萍
更多内容请打开紫牛新闻, 或点击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