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发布文章,仅支持15分钟预览

从区域实践到国家示范,南京浦口低空经济创新案例入选国家级典型案例

{{sourceReset(detailData.source)}}

{{dynamicData.sub_info.subject_name}} 紫牛新闻

{{item.reporter_name}}

{{item.tag}}

+ 关注

8月29日,自然资源部、国家数据局联合发布2025年实景三维数据赋能高质量发展创新应用典型案例名单,由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浦口分局、南京民用无人驾驶航空运行管理中心、南京智慧航空研究院有限公司等单位联合申报的《实景三维助力南京低空经济产业建设》案例成功入选,这也是南京市唯一入选项目,成为南京低空经济数字化转型的标杆成果。这一突破标志着南京在实景三维技术与低空产业融合领域走在全国前列,为低空经济安全化、智慧化发展提供了“南京方案”。

规划50余条特色航线,技术成果在全国10余个城市推广应用

记者了解到,项目提出的空域信息数字化关键技术已纳入民航行业标准《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空域信息数字化技术要求 第1部分:编码及使用规则征求意见稿)》,技术成果已在深圳、苏州、扬州、芜湖等10余个城市推广应用。

该项目利用“实景三维+空域信息数字化”技术创新重构了南京低空服务管理平台,实现空域功能分区智能化管理,支撑南京低空服务管理体系立体化升级。依托实景三维模型精准识别障碍物,通过算法规划最优航线,全面提升空域资源利用效率,实现低空空域的一体化管控。融合北斗高精定位服务,实时监测无人机航迹,有效遏制“黑飞”现象,构建低空飞行安全防控体系。

项目成功开拓跨江低空物流、血液运输、环境监测、河道污染识别等20余个特色场景,规划特色航线50余条,累计飞行突破120万公里。相比传统方式,血液运输效率提升50%、跨江低空物流效率提升80%,具有显著的社会经济价值。

实现飞行计划统一管理,确保空中活动安全高效

据了解,该案例运用高精度测量相机与SLAM系统空地融合以及计算机集群并行处理技术,实现实景三维全自动建模、模型轻量化和平台渲染。模型数据体量压缩70%,加载速度提升5倍,极大提升了成果质效。

依托实景三维及多层级空域栅格单元,项目团队开发航线路线规划算法自动划设飞行器飞行航线,生成无冲突数字化飞行路径。通过低空空域内飞行计划的申请、协同审批以及飞行计划冲突识别调配,实现对飞行计划和飞行器的统一管理,确保空中活动安全高效。

项目还依托实景三维及多源专题数据进行三维分析研判,划分适飞空域、优化禁飞区划定并支持共享空域分时复用,识别飞行器碰撞、禁飞区入侵等运行风险并实现智能预警,确保飞行安全可靠。

通讯员 浦轩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刘丽媛


校对 陶善工

编辑 : 石伟

{{dynamicData.sub_info ? dynamicData.sub_info.subject_name : dynamicData.event_info.title_short}} {{dynamicData.sub_info ? dynamicData.sub_info.subject_desc : dynamicData.event_info.brief}}
{{dynamicData.sub_info ? '+ 关注' : '+ 追踪'}}
文章未发布,请后台刷新重置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