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发布文章,仅支持15分钟预览

9月起,人身险预定利率下调,分红型已降至1.75%

{{sourceReset(detailData.source)}}

{{dynamicData.sub_info.subject_name}} 紫牛新闻

{{item.reporter_name}}

{{item.tag}}

+ 关注

根据人身险产品预定利率与市场利率挂钩及动态调整机制,9月起,人身险产品预定利率下调。记者查询发现,多家保险公司已完成下调,普通型产品最高值从2.5%下调至2.0%,分红型从2.0%下调至1.75%。万能型保险产品最低保证利率最高值则从1.5%下调为1.0%。业内人士建议消费者根据自身保障需求和财务规划合理选择保险产品。

 图源 视觉中国

据悉,此次调整是基于预定利率与市场利率挂钩的动态调整机制。今年1月,金融监管总局下发的《关于建立预定利率与市场利率挂钩及动态调整机制有关事项的通知》要求,中保协定期组织人身保险业责任准备金评估,每季度发布预定利率研究值,为预定利率调整提供核心依据。

7月25日,中保协确定2025年二季度普通型人身险产品预定利率研究值为1.99%,已连续两季度低于原预定利率上限(2.5%)超25个基点,触发了监管规定的下调条件。

根据相关规定,若保险公司在售普通型人身保险产品预定利率最高值连续2个季度比预定利率研究值高25个基点及以上时,要及时下调新产品预定利率最高值,并在2个月内平稳做好新老产品切换工作。

 图源 视觉中国

记者查询获悉,多家寿险公司已调整新备案保险产品的预定利率最高值。其中,普通型保险产品预定利率最高值为2.0%,分红型保险产品预定利率最高值为1.75%,万能型保险产品最低保证利率最高值为1.0%。这也是8月底保险代理人说“2.5%时代即将成为绝唱”的由来。

预定利率下调后,对消费者有何影响?业内人士介绍,保险公司在收取保费之后扣除相关成本,再将保费用于投资。取得投资收益后,扣除承诺给客户的部分,所产生的盈余便是“利差益”。

 图源 视觉中国

人身险预定利率下调,一些保险产品的收益率也可能会降低。比如增额寿险、年金险等储蓄型保险,预定利率由2.5%降至2%之后,产品的现金价值增长速度变慢,收益预计较此前减少。

每次调整前,都有消费者赶“末班车”跟风购买保险产品。此举是否合适?业内人士分析,保险的主要功能是提供保障和进行风险管理,消费者要明确自己的核心需求,不仅要关注短期红利,也要关注长期保障。建议消费者仔细比较不同产品的差异,认真阅读合同条款,根据个人和家庭的实际情况,理性选择适合的产品。

机构分析认为,此次调整后,分红险吸引力有望上升。此次分红险下调幅度小于传统险和万能险,三者分别下调25个基点、50个基点、50个基点。预计新单业务结构加速转向分红险。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马燕

视频:马燕

校对 石伟



编辑 : 潘政

{{dynamicData.sub_info ? dynamicData.sub_info.subject_name : dynamicData.event_info.title_short}} {{dynamicData.sub_info ? dynamicData.sub_info.subject_desc : dynamicData.event_info.brief}}
{{dynamicData.sub_info ? '+ 关注' : '+ 追踪'}}
文章未发布,请后台刷新重置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