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桥向长期以来关心支持学校国际化事业的社会各界表示感谢。他指出,学校始终坚持名城名校融合发展战略,持续推进人才强校和国际化战略。依托苏州深厚的历史底蕴与蓬勃的现代活力,学校一方面大力引育全球高层次人才,另一方面主动“打开校门”,坚持开放办学、合作共赢。国际周的举办为师生搭建了跨越地域与文化交流的桥梁,期待未来能让更多的中国故事、苏州声音借助苏大人的脚步与话语实现广泛传播,向世界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为促进文明交流互鉴贡献更多苏大力量。
何乐指出,苏州大学国际周不仅是苏大的品牌活动,也逐步发展成苏州市的文化品牌活动,更是名城名校相互赋能、彼此成就的生动写照。苏州作为一座开放、创新、包容的城市,拥有众多国际友好城市,而苏大多元扎实的国际化办学实践,也为这座城市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国际活力。期待未来双方能进一步凝聚共识、深化合作,共同谱写校地国际化合作新篇章,在更宽领域、更深层次上实现共赢发展。
今年4月,国际创新药学院在未来校区起航,标志着苏大中外合作办学实现新的突破。开幕式上,爱尔兰皇家外科医学院副校长Tracy Robson教授通过视频为本次国际周活动送上祝福。她期待两校能够结合自身优势,专注开展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科研、创新,共同塑造医疗与药学的未来。
现场还举行了苏州大学国际学生宣传大使聘任仪式,吴嘉炜为国际学生宣传大使颁发聘书。
为充分汇聚国际学生的力量,提供更广阔的交流实践平台,市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与苏大国际合作交流处共同签署国际学生志愿服务备忘录。洪军与苏大国际合作交流处副处长朱履骅上台签约并为2025年度国际学生志愿者代表颁发证书。
现场还播放了由市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市体育局与苏州大学联合主办的苏州校地国际友人足球友谊赛宣传视频。10月18日,苏大国际学生足球队将在奥体中心迎战苏州湖畔足球俱乐部队。
国际周是苏大践行人文传承使命的一项品牌活动。今年,整个活动由国际教育展、国际风情展、美食展、中外学生才艺秀等多元文化体验以及特色主题集章和品牌宣介活动组成。国际教育展通过境外友好学校和机构代表的现场宣讲和咨询,为学校师生赴境外交流提供了直接的渠道和丰富的项目信息。特色主题集章活动采用建筑纸雕形式的集章册,通过12个各具特色、欣欣向荣的人文图景,展现出一幅“锦绣苏大”图,饱含满满的东吴韵与浓浓的苏大情。
国际风情展设有19个不同国别的展台,通过异域美食品鉴、工艺品展示、民族服装秀、嘉宾互动体验等形式,让大家足不出校便能开启一场异国风情之旅。
“真没想到世界的文化如此多元、开放、丰富!”2025级新生曹露丹一大早就从未来校区赶来国际周现场,在她看来,这是一次难得的机会,能够了解各地文化,品尝各国美食,感受世界不同的精彩。
“很开心可以把自己国家的美食分享给别人,在小小的地方体验不同民族的文化和美食,我知道只要有爱,即便是不同的文化也没有什么交流障碍。”来自马达加斯加的韩朵同学在展台前介绍着家乡的香蕉饼。她说:“爱是永恒不变的主题。”
“意大利的留学生们用意大利语翻译了我的名字,感觉我们之间的距离一下就拉近了!”唐文治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朱泓机第一次来到国际周,他难掩内心的欣喜。“原本只是来看看,没想到收获了一份独一无二的语言礼物,明年我一定会再来。”
苏州大学学生海外交流协会(SICA)志愿者、苏州医学院生物技术专业的田南正忙于帮助留学生们的摊位维持秩序,“这次有机会接触到很多国际学生,我感受到了文化的碰撞与交融,真是一次十分宝贵的体验。”
开幕式后,来自世界各地的留学生们以一场异彩纷呈的才艺秀点燃全场。十余个独具特色、饱含地域风情的表演,生动展现了多元交融的校园文化和中外学子昂扬的朝气与热情。
来自瑞士的丽腊参与了《hello 中国功夫》的表演,她表示,能和武术俱乐部的同学们一起表演中国功夫,让她对中国文化有了更深的感悟与理解。
“It’s very exciting!”来自尼日利亚的胡可难掩内心的激动。身为国际学生宣传大使,她格外开心能与来自五湖四海的人们相遇,“我不仅要借这次机会让更多人了解尼日利亚的文化,更想把在苏大感受到的中华文化,带回自己的国家,传递到世界各个角落。”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顾秋萍 通讯员:于雅淇、尹喆
校对 陶善工
编辑 : 胡妍璐
更多内容请打开紫牛新闻, 或点击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