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武汉回来后,我家小孩一听我要去上班,就很担心地问,妈妈是不是去很远的地方上班。”“疫情发生前,我姐姐因为工作滞留在武汉,当我被选派成为江苏支援湖北医疗队的一员后,姐姐很激动,她说,她相信我们张家的孩子一定能够在武汉打赢这场战‘疫’。” “每天穿着密不透风的防护服,护目镜上的雾气,鼻梁上紧勒的口罩,很多时候感觉头昏脑胀、心慌、憋气,甚至有要窒息的感觉。每天工作为了避免上厕所甚至都不敢喝水……”
分享会上,从湖北抗疫一线归来的南京医科大学附属逸夫医院神经脑病中心护士梁梦晓、儿科护士余慧、心血管内科护士张丽跟师生们分享了他们的战“疫”故事和心路历程。质朴的语言,让这场“接地气”的交流会深深触动了在场的每一位师生。
为了表达对援鄂医护人员的感恩之情,也为了让更多青年学子更加深刻地感受到医务工作者的英勇与崇高,江苏开放大学环境生态学院风景园林系大二的学生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到精心设计的花艺作品中,用鲜花说“谢谢”。这次花艺展览,也是该院梁海英副教授的《花艺环境设计》课程作业,她将课程作品赋以时代内涵,以鲜花致敬最美逆行者。
记者在花艺展现场看到,学生们设计了《冬日暖阳》、《帘》、《还你一颗心》等作品,每个作品都凝聚了他们对这场疫情的思考以及对医护人员的感恩之心。
张丽萍同学的作品《帘》,设计灵感来自武汉“网红窗帘”,“那个在风中飘动了两个多月的窗帘,它见证了左邻右舍的守望相助,见证了武汉的春天,让我印象深刻。”张丽萍告诉记者,她的作品试图表达帘冲出窗框,随风飘荡的感觉,“这是一场永不消失的记忆,在风中、在红色窗帘的丝绒里,绕成一团深刻的烙印,代表了全中国人民的守望相助、风雨同济。”
“我们希望通过这次花艺展表达当代学子的一种情怀、一种担当,激发00后们对疫情的思考和对医护人员的感恩,希望在他们的未来人生中,能够对医护人员多一份理解和尊敬,也通过这样的特殊课堂,把思想教育融入专业教育,探索风景园林类课程的‘课程思政’新方法。”风景园林系负责人汤鹏老师说。
“奋斗不只是响亮的口号,而是要在做好每一件小事、完成每一项任务、履行每一项职责中见精神。”环境生态学院党总支书记段英告诉记者,从援鄂医护人员和志愿者们的身上,师生们目睹了他们的风采,感悟到了医者仁心、大爱无疆、坚持奋斗的精神,感受了最美逆行者负重前行的担当。“我们要把抗击疫情展现的榜样力量、中国精神,作为我们‘真教师’在未来前行路上新的精神食粮。”
编辑 : 潘政
更多内容请打开紫牛新闻, 或点击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