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发布文章,仅支持15分钟预览

去宿迁逛非遗大集,吃撑了买嗨了涨姿势了,被蜜蜂蛰能治病

{{sourceReset(detailData.source)}}

{{dynamicData.sub_info.subject_name}} 紫牛新闻

{{item.reporter_name}}

{{item.tag}}

+ 关注

今天(6月13日)是中国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由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宿迁市人民政府共同举办的2020江苏省“非遗购物节”启动仪式暨非遗大集活动在宿迁市洋河新区举办。

非遗大集一早开张,吃早饭来的都说后悔

来自淮安的茶馓、钦工肉圆,来自盐城的大丰麦秆剪贴、射阳草编,来自徐州的邳州纸塑狮子头、徐州香包、铜山侯氏毛笔,来自连云港的中医蜂针疗法,来自宿迁的毛孩大红枣扣肉、云渡桃雕等“好吃好玩又有用”的江苏非遗云集非遗大集,吸引不少市民和游客边逛边吃,边吃边买。

一大早,来自连云港的煎饼、虾酱等受到大家的欢迎,许多人都爱带包虾皮走。陶家熏肉摊位现货出炉,香气四溢令周围聚集了不少食客。颜集朝牌制作技艺的摊位前,但见传承人将发好的面碾成薄片,抹上素油和芝麻,然后贴在专门的烤炉内烤熟,香喷喷的沭阳朝牌吸引几位大妈扎堆买,边品尝边告诉记者,“真好吃!”

转悠一圈,你的肚子里塞满了洋河车轮饼、归仁绿豆饼、穿城大饼、钱集老鹅……孩子则被吹糖人、糖画、萌萌的面塑吸引,再带上邳州绣花鞋、驱蚊排毒的徐州香包,这一趟真是收获满满。

真香:“钦工肉圆”好吃不胖

在淮安最有名的要属“钦工肉圆”。钦工肉圆是一道传统名菜,相传为康熙年间督工治水的钦差大臣所创,曾经是清代著名的贡品,传承了三百余年的古老工艺,闻名遐迩。乃是江苏省十大名菜之一,当年尼克松访华,周恩来总理在宴席上特意上了一道钦工肉圆。

李三吉的钦工肉圆传统制作技艺,现已入选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作为李三吉钦工肉圆第五代传人的李忠良,十几岁就跟随父亲学做肉圆。如今其制作技艺,已炉火纯青。被评为中国烹饪大师、中式烹饪高级技师、江苏省“三带"人才。现场李三吉炸着香喷喷的鱼圆和肉圆,吸引不少吃货驻足。

李忠良告诉记者,钦工肉圆脂肪含量低,味道鲜美,但看似简单的肉圆,制作过程却大有讲究。键在于肉泥,肉泥全靠两根重达两公斤的铁棒敲打而出,极具形式感的捶打不是表演,更不是毫无章法的使用蛮力。这样的手工敲打,是为了不破坏肉里面的纤维。敲打时,需不时地观察肉质的变化,不能含有细小的肉粒,否则影响口感。所以,做手工肉圆是个力气活,也无法做到量产,也让一些年轻人耐不住寂寞,坚持不下来。

为了将钦工肉圆的制作工艺世世代代的传承下去,2019年6月,李忠良筹资600余万元建立了总面积达近700平方米的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制作工艺、钦工肉圆展示馆,集传承、展示、研究、创新、教学、品尝等主要功能为一体。此外,他还在淮安开设3家分家,另外,也把分店开到南京。2018年,他荣获成都国际美食大赛“美味星厨奖”,不仅登上央视,让钦工肉圆成为网红,还将制作技艺推向国际舞台。

纸塑狮子头

真牛:邳州绣娘“闯出”一片天

在张桂英的摊位前,手绣的肚兜、虎头鞋、麒麟送子绣花鞋寓意十足,喜气洋洋,迎来不少人围观抢购。令人称奇的是,其中还有张桂英绣制的“三寸金莲”,价格2000元。在江苏省邳州市农村,提起剪纸、刺绣艺人张桂英,无人不知。在张桂英的老家,戴圩街道高渡口村,她的左邻右舍、房前屋后的婶子、大娘、姐姐、妹妹们都会绣花、剪纸。张桂英七八岁就喜欢上剪纸和刺绣。有事没事就缠着母亲教她,她还跑到二妗子家里去偷师。

二妗子是高渡口村的能人、巧手,能描龙会画凤,会剪纸,能做绣花鞋。张桂英天天趴在她肩头上看妗子绣花,久而久之,张桂英不但会描龙绣凤,而且还会根据听来的故事绣一些别人没有绣过的麒麟送子、老鼠嫁女、龙女爱海生等等。创作刺绣的同时,张桂英多次拜农村婶子、大娘为师。后来,她绣的《麒麟送子》、《喜鹊闹梅》、《龙凤呈祥》、《三寸金莲》、《抬花轿》、《虎头鞋》等作品先后在国家及省市展览中获奖。

采访中,她还跟记者聊起了她离开孩子和家十年,外出创业的故事。去了很多地方,参加各种非遗展演,也到过南京,参加省文联组织的活动。“那时候狠狠心跟孩子分开,我觉得干什么就要干出个样子来。”如今村里不仅有很多妇女跟她学习刺绣,她还有了自己的企业。孩子们有的会剪纸,有的会绣花,搞设计的儿子还经常给自己提供奇思妙想,身旁的侄女也是自己的“好帮手”,张桂英开心地跟记者唠个没完。

真奇:被蜜蜂蛰也能针灸?

用蜜蜂针刺患者痛处,就能起到像针灸一样的效果,达到治病的目的?连云港蜂针堂蜂疗养生研究所于2018年12月被连云港市政府列入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连云港蜂针堂蜂疗养生研究所所长刘华松告诉记者,蜂疗是一种历史悠久的中医特色疗法。姜岐出生在东汉时期,《史记》记载是中华养蜂第一人,也是中华蜂疗的开拓者。他用自己饲养的蜜蜂来为母亲进行蛰刺治病,给母亲服用蜂产品调理身体,并将此法传授于乡邻;逐渐传播至大江南北,在民间广泛流传运用,后兴盛于闽、江、浙一带。建国初期房柱凭借自己的医学专业经验、结合中医基础理论和经络学、针灸学,创立了现代蜂针疗法,是新中国第一个把蜜蜂疗法应用到临床医学的人。他就今生活在连云港市海州区。

蜂针就像是用过即弃的一次性刺针和微型注射器,给人体“不通”的经络穴位注入具有独特药理作用的蜂毒,迅速起到“通畅止痛”的效应,对于风湿性关节炎、骨关节系统疾病、免疫系统疾病有明显疗效。

听起来对蜜蜂有些残忍,刘华松说,蜜蜂的寿命很短,只有30多天,蜂针选择的蜜蜂都是将要“老死”的蜜蜂。那么这样的针灸贵吗?价格很平民,一次只需要三四十元。一般的不舒服就只需要短暂疗程就能见效,而针对一些慢性病和肿瘤类的疾病也有一定疗效。

不过,他也特别提醒,选择什么样的蜜蜂,如何进行蛰刺,在注射之前要做哪些准备工作……这些都很有讲究,所以一定要由专业人员进行操作。当然,对于一些特别害怕“被蜜蜂蛰”的患者,还可以选择蜂毒软膏、外擦剂、片剂、胶丸等,既达到治疗的目标,又降低了治疗中的痛苦。

此外, 携手电商平台和知名企业,推动形成生机勃勃、活力无限的非遗保护和利用的新局面,是本届非遗购物节暨非遗大集的显著特点之一。在线上,购物节期间,全省有非遗传承人、非遗中华老字号和从事非遗产品销售等300多个项目企业、660余位代表性传承人,8000多个产品品类,汇聚京东、苏宁等网络平台,展示制作工艺、销售相关产品。这场“非遗盛宴”将让百姓在非遗购物体验中共同参与非遗保护、共享非遗保护成果。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张楠

编辑 : 张楠

{{dynamicData.sub_info ? dynamicData.sub_info.subject_name : dynamicData.event_info.title_short}} {{dynamicData.sub_info ? dynamicData.sub_info.subject_desc : dynamicData.event_info.brief}}
{{dynamicData.sub_info ? '+ 关注' : '+ 追踪'}}
文章未发布,请后台刷新重置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