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发布文章,仅支持15分钟预览

【大咖荟秦淮】名人寻踪 | 唐寅:从秦淮河畔“唐解元”走向“桃花仙人”

{{sourceReset(detailData.source)}}

{{dynamicData.sub_info.subject_name}} 紫牛新闻

{{item.reporter_name}}

{{item.tag}}

+ 关注

扬子晚报讯(实习生 陈星宇 记者 张可)从天下文枢到文学之都,让南京有条件打造出全国“唯一”城市标识,深厚的历史和文化底蕴也给了南京城无限的文学可能。“桨声灯影里的大咖故事荟”第二季活动,来自各界的大咖嘉宾将共同走读秦淮河畔的文脉典故,与历代知名文人进行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

唐伯虎雕塑

28岁时,才情早已名满天下的唐伯虎在南京江南贡院考中应天府乡试第一名,人称“唐解元”。在唐寅的《领解元后谢主司》一诗之中写道:“壮心未肯逐樵渔,秦运咸思备扫除。剑责百金方折阅,玉遭三黜忽沽诸。红绫敢望明年饼,黄绢深惭此日书。三策举场非古赋,上天何以得吹嘘。”踌躇满志、甚至得意之情已经跃出纸面。

然而,这却是他噩梦的开始。唐伯虎与江阴巨富徐经一同进京赶考。到了京城,徐经拜见了当时的主考官程敏政,用重金从程敏政手中买下了考题,如获至宝。徐经将难题拿给唐伯虎,唐伯虎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帮徐经解答了。最后考试时两人写了相同的答案,被考官认定为雷同卷。唐伯虎受到了牵连,终身不能入仕为官,只能当小吏。至此,唐伯虎放弃仕途,彻底成为放浪不羁的“桃花仙人”。

编辑 : 陶善工

{{dynamicData.sub_info ? dynamicData.sub_info.subject_name : dynamicData.event_info.title_short}} {{dynamicData.sub_info ? dynamicData.sub_info.subject_desc : dynamicData.event_info.brief}}
{{dynamicData.sub_info ? '+ 关注' : '+ 追踪'}}
文章未发布,请后台刷新重置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