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公子胜治1974年出生,面色朗润,按说正值壮年,他却带着一头神秘的灰白头发。作为一个网络作家,他撰写的“鬼、神、人、山、地、天、惊”系列小说——《鬼股》、《神游》、《人欲》、《灵山》 、《地师》、《天枢》、《惊门》已经连载完成,在这一系列融合玄幻、国学、宗教的小说中,他无一不展现了自己的知识面,微微泛白的头发与富有神秘气息的作品统一了风格,让徐公子胜治形象更为鲜明。扬子晚报记者近日专访了他。
关于过去
大学学机械工程,老本行却是经济学
徐公子胜治的老本行是经济学,但他并未因写作而放弃,反倒以新的形势渗透到小说中。在哲学及社会学等多方面,书中都展现了徐公子胜治的独到见解。当然,更老的本行还得追溯到大学,他是学机械工程出身。
他告诉记者,自己也有过一段安身立命拼命赚钱的日子,大学毕业,经济学成为显学,证券分析师方兴未艾,研究每天变化的东西,预测政策、资金流向、社会动态与行业发展。职业前景看好,收入可观,徐公子胜治毫不犹豫投身成为一名证券经济师。从业一段时间后,徐公子胜治发现,“速朽”是这份职业不可避免的尴尬。前一天在报纸上分析第二天大盘走势和股票涨跌,当晚开始转载,第二天就能验证分析正确与否,到第三天,前天写了什么做了什么已经完全不重要了。
大众永远关注看得见的结果,而非结果背后分析师的世界观与思路。“这个工作的意义就是每天关注市场的涨跌,分析及时的行情,把人陷进去,你做的大量的工作,就是每天写的速朽的文章,我就想能不能写一种大家都追着看的文章,一种生活方式的文章,当然因为时代的原因,我们恰好经历互联网的高速发展,如果不是网络时代的原因,我也不会成为小说家。我希望过了十年甚至一百年以后,大家还会记住你我。”
2004年徐公子胜治开始兼职写小说,写完了《神游》《鬼谷》《灵山》《人欲》,第五部《地师》动笔,他辞了职,把电脑上所有股市的内容都删了。写到2013年,出了8本书,按照他的评判标准,这不算高产,“高产一天能写几万字,我平均一天能写四千字。我的精力和速度就是这样。”
徐公子胜治认为,素材的积累是无意识的:“想象力是既定的,素材来源于生活、来源于职业,还有你的见闻、积累,”他每天写作时间固定在两小时,此外则处于一种日常生活状态中:表面上看无意义的、充斥着生活中的、和写作无关的事儿,实际上都有意义,在不可预知的某一天,这些故事会成为素材的来源,写一个人、写角色细微的表情、写走路的姿势都来源于对生活的观察。
在徐公子胜治看来,素材的积累是为了表达,“写作在描绘你的精神世界,闭上眼睛,我希望这个世界是什么样子,存在什么东西,把它写成小说,然后写出来了。”
关于现在
回归是一次全新的挑战
徐公子胜治是在6月15号上传了自己的新书《欢想世界》,他告诉记者,书名有幻想的意思,又带有美好的期待。小说目前在起点上线了十五天,字数已经有八万字了。开书人气不错,众多忠实粉丝打赏支持。一天盟主就增加了三十多位,直接跻身了起点畅销榜的前十名。
徐公子胜治很喜欢在文章里阐述自己对传统文化的理解,这本小说也不例外。其中不仅有对儒家、法家、道家学说的阐释,还有哲学方面的探讨,乃至心理学、医学、政治经济等元素。这是一个和现实比较相似的世界,时局能在现实里找到参考的案例。主角在梦中预见了未来,或者说,他在梦中演绎了五百年后的世界样貌,构建了一个“欢想国”,那是一个堪称理想的国度。只是回到现实,一切还是那么糟糕,而如何实现自己梦见的未来,或许就是主角接下来要做的事。徐公子胜治开书的时候说这是一个现代与未来的故事,现在来看,他是真的想构造一个未来世界。
徐公子胜治曾在2017年离开阅文,对于这次回归阅文重新开始,徐公子胜治觉得这也是对自己的一个新的挑战,“对于作者来说,我们每天都在迎接新挑战,像网络文学,你写出一本书,很孤独的在写,天天也没人看,你是写不下去的,你可能要在不同的思想共鸣当中支撑你的创作热情。网上有很多情绪是很激烈的,那么怎么能坚守自己创作的初衷,既能满足大家的阅读需求,能够给大家带来一种我们说网络时代的精神生活,又能实现自我表达,我觉得这是每一个作家,网络文学作家需要掌握的,不过可能每个人的偏重方向不一样,这就形成了不同的风格。”
关于未来
想对新人说,写作需要坚持的精神
网络文学已经走过了二十年,现在有越来越多的人投身到网络文学创作中,作为前辈,徐公子胜治很想对新人说,“写作是需要天赋的,也需要兴趣爱好,更需要坚持的精神,如果仅凭兴趣的话,不可能一件事情坚持太久。热情消退之后,天天要写东西是很考验一个人的,所以我建议他们要多生活,网络文学创作并不是天天坐在家里码字”,另外,徐公子胜治也想提醒新人作家们,检验一个人合不合适进行创作,作品符不符合要求的是读者,不是记者更不是作者,还是应该多关注自己的读者。
采访的最后,徐公子胜治和记者聊起网络文学的未来发展,他说他希望能有更好的创作环境。有更广阔的、开放的题材。“我自己本身也读很多文学作品,包括网络文学作品,从读者角度,我也希望他们能够创造出更有趣的,让人在消遣的同时能追读的下去,在觉得有趣的同时也能有收获,我希望这样的作品能越来越多,各个平台也能和读者、作者之间形成良性的互动关系”。
徐公子胜治总说网络文学虽然过了20年,但是它还是需要时间的,“现在不可以说我写的作品怎么样,或者他写的作品怎么样。真正有生命力的是历史给它的。有可能再过20年,就会知道哪些作品是好作品”,徐公子胜治认为一部部优秀作品的产出不仅需要作者注入自己的想象力,更需要注入不可缺失的人生观、价值观,这样所诞生出的作品才具有无限生命力,阅读时一个个人物跃然纸上,鲜活如斯。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黄彦文
编辑 : 黄彦文
更多内容请打开紫牛新闻, 或点击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