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发布文章,仅支持15分钟预览

“江苏文艺创作题材库”上线,“邱海波和他的重症医学团队”等入库首批十大题材

{{sourceReset(detailData.source)}}

{{dynamicData.sub_info.subject_name}} 紫牛新闻

{{item.reporter_name}}

{{item.tag}}

+ 关注

在这场战疫中“一夜白头”的江苏医生邱海波的事迹、故事、素材可以一站式集中查询到?苏东坡、范冲淹、瞿秋白、贝聿铭等江苏人或与江苏有重要关系的名人要建“江苏名人IP群”?是的!今天下午,江苏文艺创作题材库工作会议在南京西康宾馆召开,会上“江苏文艺创作题材库”官宣上线。会上,“常州三杰:瞿秋白、张太雷、恽代英”“雨花英烈丁香的故事”“邱海波和他的重症医学团队”等江苏省内的十大“IP”成为首批入库的重点题材。

什么是“题材库”?

这是江苏探索的一次“原创”开发

“这是江苏在文艺创作题材源头工程的一次探索,我们当时想看看其他地方怎么做的,发现没有任何先例可借鉴”,南京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博导,南京大学文化与自然遗产研究所贺云翱在会议上透露,这次“题材库”的建设完全是个新课题、是一次“原创”开发。今年年初,南京大学文化与自然遗产研究所及江苏省决策咨询研究基地·江苏历史文化研究基地接到江苏省委宣传部、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委托的关于建设“江苏省文艺创作题材库”的任务,立即成立了课题组。“从抽象的定义来看,文艺创作题材库是指能够服务于文艺创作的各类素材的集合”,贺云翱教授解释,题材库的“库”则是指对大量创作材料的发现发掘、集合组织、流通传播、使用管理等,它强调创作材料和文艺创作者之间的有效互动。但由于题材本身涉及的要素很多,极具复杂性,如果不加收集和管理就会出现在创作者需要的时候而产生头绪繁杂、无从下手的困惑,“考虑到传统文本形式的局限性,我们提出题材库建设要引入现代信息技术,就是开发一个基于网络的专业结构化数据库。也就是说,题材库的落地形式是数据库,这个数据库可以借助网络云服务对题材资料进行持续收集、积累、储存、流通和管理”。

为什么要建“题材库”?

江苏的名人IP们是时候“建群”啦

为什么要建题材库呢?江苏省委宣传部副部长徐宁在会上鲜明地指出:“主要是为了从文艺创作的源头出发,加强重大主题文艺创作的规划引导,提升文艺创作组织水平,为各地党委政府重大题材组织引导提供有力抓手,也为创作者‘从哪里取材、往哪里使劲’提供指引和服务”。

徐宁副部长提到,江苏历来重视从源头上抓题材管理和规划引导,我们聚焦具有时代特征、中国特色、江苏特质的江苏人或在江苏的人,用他们的故事体现中国精神、产生世界影响,持续创作推出歌剧《郑和》《鉴真东渡》《周恩来》、昆剧《顾炎武》《梅兰芳·当年梅郎》、话剧《张謇》《陶行知》《杨仁山》等一批优秀文艺作品。接下来,还将有瞿秋白、贝聿铭以及在苏州为官造福百姓的范仲淹、钟情常州终老常州的苏东坡等一批江苏人或在江苏的人的形象陆续塑造在舞台上、呈现在观众面前,已然形成了“江苏名人IP群”。为了防止出现“题材的素材割裂分散,不具系统性、完整性”和“题材的储备零散无序,导致每遇重大时间节点,一窝蜂找题材,题材雷同、扎推撞车”等现象的发生,在全省层面迫切需要建立一个系统有序、动态管理的文艺创作题材库,真正做到重大节点提前规划、重点题材有序抓取、重点项目心里有数。去年8月,江苏出台的《构筑文艺精品创作高地三年行动计划》将“创作组织力提升行动”列为七大行动之一,将题材库建设正式列为年度重点工作加以谋划推进。

“题材库”怎么建?怎么用?

即日起,便可登录起来了!

那么,题材库怎么建?怎么用?贺云翱老师团队依托现代信息技术实现题材的持续充实、不断生成、高效管理,保证题材库有效运行、发挥作用。题材库首批入库题材确定为“讴歌党”主题,徐宁副部长介绍:“主题确定后,题材库就向江苏全省13个设区市征集本地区相关文艺创作题材,各地积极响应,共报来600多条讴歌党的题材内容。根据各地上报情况,我们邀请江苏省委党史工办领导、专家对题材导向、内容表述进行反复论证、严格把关,按照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改革开放新时期、新时代等四个发展时期7个历史阶段进行划分,对上报题材进行梳理筛选,拟首批入库题材178条,其中典型人物116条、重要群体18条、重大事件44条”。

会议现场,“江苏文艺创作题材库”正式上线启用,南京大学研究团队方面进行了现场的使用操作示范,目前这个平台的使用主体主要为“组织方”“研究方”“创作方”三方,此次上线主要是面对“创作方”,吸引国内更多的创作家开展创作。即日起,大家就可以登录“江苏文艺创作题材库”正式开始使用啦!

“邱海波团队”等十大题材首批入库,

以他们为题材的文艺作品,应该有!可以有!

会上,徐宁副部长宣布:“常州三杰:瞿秋白、张太雷、恽代英”“雨花英烈丁香的故事”“华中鲁艺:华中抗日的文化旗帜”“治理淮河的故事”“南京长江大桥:新中国的争气桥”“张家港文明创建的故事”“赵亚夫和他团队的重要成员糜林等:将论文写在大地上的农科专家”“徐州市贾汪区马庄村”“红豆集团与一带一路中柬工业基地的故事”“邱海波和他的重症医学团队”等江苏省内的十大“IP”成为首批入库的重点题材。

这其中, “常州三杰:瞿秋白、张太雷、恽代英”“雨花英烈丁香的故事”等题材都拥有很多相关的文艺作品,但数量还不够多或还有很多特色故事值得“深度挖掘”;“邱海波和他的重症医学团队”的故事今年疫情以来感动了无数人,其实除了此次新冠疫情,之前在SARS期间和汶川地震等重大事件当中都做出过巨大贡献;还有“张家港文明创建的故事”我们大家都知道,这面旗帜也相当具有代表性,目前作品暂时还欠缺,还可以多加挖掘。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张艳

校对 李海慧

编辑 : 张艳

{{dynamicData.sub_info ? dynamicData.sub_info.subject_name : dynamicData.event_info.title_short}} {{dynamicData.sub_info ? dynamicData.sub_info.subject_desc : dynamicData.event_info.brief}}
{{dynamicData.sub_info ? '+ 关注' : '+ 追踪'}}
文章未发布,请后台刷新重置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