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笪永胜在工作中
笪永胜,1989年3月入伍,2000年转业来到公安队伍。从最开始的治安民警,到现在独当一面的值班警长,笪永胜在背后付出了很多:跟着所里的师傅学习治安案件办理流程;向前台接警人员学习说话的技巧和方式;在处理警情中总结归纳群众沟通技巧。慢慢地,他成为了派出所里“最会说话”的百姓警长,群众有问题都喜欢前来找他咨询,老笪那特有的拉家常式沟通,不仅帮群众解决了难题,也在你来我往中加深了警民联系,成为了警组的“镇组之宝”。
工作感言:当兵的时候在汽车连,与部队的汽车和装备一起度过了20年;现在来到基层派出所,每天与报警群众打交道,不论是胡搅蛮缠的醉汉,还是着急寻子的家长,又或是吵架瞪眼的双方,我都得给他们处理好,看到群众满意,我这满头白发也就值得了。
谢世海:抓捕犯罪嫌疑人的“百面能手”
图为谢世海
谢世海,1993年12月入伍,2005年转业来到公安队伍。在部队的12年里,谢世海每天身着迷彩服在野外进行步兵训练,风吹日晒造就了他黝黑的面容。但在这粗糙外表下,隐藏的却是一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衷心。他在10年的夜巡生活里,共抓捕犯罪嫌疑人数百人,无论是寒冬腊月,还是酷暑盛夏,总能看见这个黝黑汉子高大的身影,不畏艰险,奋勇战斗在打击犯罪的一线,用实际行动践行着曾经许下的铮铮誓言。
工作感言:在部队里每天开展野战训练的日子依旧历历在目,专业技能的训练使我转业后很快适应公安基层工作,与星月相伴的10年夜巡生活里,我留意嫌疑人每一个举动、不遗漏巡逻防范的每一个死角。尽管制服在变,但我为党和人民努力奋斗的信念从未改变。
方明:用脚步丈量辖区的“平安守护神”
图为方明在工作中
图为方明的军装照。
方明,1990年3月入伍,2005年转业来到公安队伍。“听党话,跟党走”一直是老方心中不变的信念,转业来到地方派出所后,他从社区民警变成了巡防民警。不论是嘈杂的辖区市场,还是在繁华的街区都留下了老方坚定的脚步。为了尽快熟悉众彩物流中心的结构和人员,他曾一天内达到了3万多的微信步数。为了保障群众的安全,老方多次放弃休假,坚守在巡防和安保的第一线,从天黑站到天黑,从开始到结束,就如同他始终坚定党的信念一样,老方在自己的岗位上始终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工作感言:16年前的我穿着军装在部队维护通讯设备,保证机关连队通讯顺畅;现在的我穿上警服在大街小巷巡逻盘查,维护一方百姓平安。无论身穿哪种制服,我都不曾忘记肩上的责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胡璇:修缮防范漏洞的“全能工程师”
图为胡璇的军装照
图为胡璇在工作中。
胡璇,2000年3月入伍,2018年转业来到公安队伍。胡璇转业来到基层派出所后主动申请来到社区民警岗位,他想用自己全部的时间去接触群众,了解群众。他总说:公安工作就是群众工作,都只有通过了解百姓疾苦才能真正保民生,护平安。这么说也就这么做了,他用脚步丈量了辖区的每一寸土地,用他的“唠叨”提升了小区里百姓的平安意识,用扎实的举措修缮了小区的防范漏洞。在爱民亲民的道路上,胡璇不知疲倦地奔波着,努力着。
工作感言:以前在航空兵部队的时候我是负责总指挥,用精准的判断力为实战打好基础;现在我成为了一名走街串巷的社区民警,用点滴提醒和沟通为百姓的安全幸福做好铺垫。我很骄傲我曾是一名军人,我也为我是一名平凡的“藏青蓝”而感动荣耀。
通讯员 宁公宣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梅建明
校对 盛媛媛
编辑 : 郭凤
更多内容请打开紫牛新闻, 或点击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