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发布文章,仅支持15分钟预览

一次轻简施肥,一生精准供肥!这项新技术让水稻种植更轻松

{{sourceReset(detailData.source)}}

{{dynamicData.sub_info.subject_name}} 紫牛新闻

{{item.reporter_name}}

{{item.tag}}

+ 关注

“以前种水稻要施肥四五次,现在一次就能搞定,大大节省了用工成本”,说这话的是如东掘港街道的家庭农场主吴晋飞,他经营的农场里,120亩试验田今年用了项新技术,插秧的同时就能同步施肥,还能实现一次轻简施肥、全程精准供肥。

这就是今年被列入农业农村部十大引领性技术的“水稻机插缓混一次施肥技术”,据技术首席、南京农业大学丁艳锋教授介绍,该技术由南京农业大学水稻栽培团队经过近10年的研究探索,对“缓释肥”和“控释肥”按照一定比例调配,给“水稻餐”安上了神奇的集成释放“调控器”,能够一次施肥、全程精准供肥。

吴晋飞告诉记者,这项技术应用之后,能节省氮肥30%左右,每亩地能节约成本70-80元,而且能够全程机械化,大大缓解了农田“用工难”的问题,明年计划用到500-1000亩。

据南京农业大学农学院教授李刚华介绍,该技术是在团队精确定量栽培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的一套集成技术体系。可以根据环境、土壤、品种的变化,因地制宜,选用相应的专用缓混肥一次施用,配合水分精确管理,实现养分供应与高产水稻吸肥规律同步,从而达到一次轻简施肥,一生精准供肥的效果。

记者从现场对比试验田看到,示范区田间群体长势要明显好于常规技术田块,测产结果也显示,技术田块比常规方法田块产量高10%以上。

中国工程院院士、江苏省水稻产业体系首席专家张洪程在研讨会上表示,“这项技术能够简化水稻施肥程序,大幅度节省水稻施肥用工,减少面源污染的风险,大幅提升氮肥利用率和效益,代表了水稻未来的施肥方案”。

农业农村部科技发展中心主任杨雄年在现场观摩后表示,在田间走访调研时,农户们反映最集中的问题,就是“劳动力太紧张了,有没有好的技术能减少用工?”这项技术,作为2020农业农村部十大引领性技术、江苏省农业农村厅的主推技术,能够很好地满足农户的迫切需求。杨雄年在研讨会上指出,希望这套技术在未来应用上能够以需求和问题为导向,立足当地、服务周边,凝聚各方力量,推动技术的“落地生根”。

据了解,从2017年开始示范应用,目前该技术已在江苏40个市县等地投入应用,并开始在浙江、安徽、黑龙江等省市示范应用。丁艳锋教授表示,未来团队将重点在调整肥料配方、改良包艺材料、提高农机的工作效率这三个方面下功夫,加强与政府、推广部门以及研发单位的协同攻关与推广示范,通过多方联动,让其成为农民用得上、用得好、争着用的好技术。

通讯员 许天颖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王赟

校对  李海慧

编辑 : 潘政

{{dynamicData.sub_info ? dynamicData.sub_info.subject_name : dynamicData.event_info.title_short}} {{dynamicData.sub_info ? dynamicData.sub_info.subject_desc : dynamicData.event_info.brief}}
{{dynamicData.sub_info ? '+ 关注' : '+ 追踪'}}
文章未发布,请后台刷新重置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