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发布文章,仅支持15分钟预览

久久为功抓民生实事,南京秦淮不断提升居民的收获感和满意度

{{sourceReset(detailData.source)}}

{{dynamicData.sub_info.subject_name}} 紫牛新闻

{{item.reporter_name}}

{{item.tag}}

+ 关注

秦淮区是南京的主城核心区,与较小的区域面积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高度聚集的人口和大量的老旧小区。这五年来,秦淮区委区政府以绣花精神紧抓民生实事项目,危房治理、老旧电梯消险、城市景观打造……从一个个细微处着手,久久为功,不断提升居民的收获感和满意度。   通讯员 马静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张可

建立“高龄”电梯更新机制,快速解决“带病”问题

最近,家住琥珀巷9幢、10幢的居民发现,乘坐楼道电梯时更加平稳了。原来,自2019年底开始,秦淮区启动老旧电梯更新工作。

“以民为本,安全第一,强化电梯质量安全工作的公益属性,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南京越城建设集团是该项工作的责任单位,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在推进实施过程中,还开创了多渠道筹措复杂权属性质高层电梯更新资金之先河,为快速解决“高龄”电梯带病工作问题摸索出了解决方案。

据悉,秦淮区健全老旧电梯更新改造机制,计划用2年时间完成了24台老旧高层住宅电梯的更新工作,由越城集团负责实施。随着更新改造工作的深入推进,将有越来越多的秦淮市民切实享受到定项“惠民利民”的民生政策。

老旧电梯改造施工现场


“留改整拆”多措并举对危房进行“生态改造”

在危房治理工作方面,秦淮区以“决不能让人民群众在危房里奔小康”为工作目标,积极探索“留改整拆”并举的多赢模式,践行“城市修补、生态修复”的城市更新理念。

作为老旧居住片区更新试点,苜卫路地块有机更新项目立足地块基础条件,综合运用房屋征收拆除、险房消险、整治出新等手段,补齐基础设施短板,完善城市功能,改善环境质量,提升居民生活幸福感。目前棚户区47户居民房屋征收工作已全面完成;苜卫路3-15号5栋老旧楼房出新整治已完成外立面、内楼道整治工程,正在进行地面及附属设施施工,总进度达92%,苜卫路15号01幢危房翻建工程已完成勘查、测绘、拆房单位招标等前期工作,主体建筑已拆除完成,02幢产权单位拟采用“三供一业”移交管理方式进行改造,目前正在协调相关事宜。

此外,秦淮区今年还将开展56幢、总建筑面积约2.2万平方米的公房消险治理、排险加固。越城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治理过程中,既强化消险前的日常监管和动态监控,又集中资源、有序推进,确保在规定时限内消险任务。目前已完工6幢,已进场施工43幢,配合城市更新计划和地铁项目实施的有7幢。消险项目开工(含完工)总进度达90%以上。

危房改造打造居民宜居家园


昔日“荒地”变“花海公园”,把秀美景色建在保障房门口

马鞭花竞相开放,微风掠过,花海如浪花起伏,映衬银龙潭一池碧波,令人欣然陶醉。这是秦淮区最大的保障房片区银龙片区的家门口,居民们看到的秀美风景。今年5月,随着高桥门节点核心示范区“花海观郭”的基本建成,南京明外郭-秦淮新河百里风光带又添新景。

作为国家首批全域旅游示范区,秦淮区不仅遍地都是风景名胜,更把美景建在了居民家门口。记者在“花海观郭”示范区现场看到,昔日杂草丛生的荒地变身市民公园,石竹、美女樱、黄金菊、马鞭草争奇斗艳。在项目打造过程中,越城集团通过对项目现场环境进行整治,拆违治乱,结合现有的防护林带,种植不同的观赏植物,形成色彩丰富的园林景观,打造四季有花、日夜有景的长廊,实现了周边整体环境改变。充分运用海绵城市的设计理念,路面采用透水混凝土铺设,并对示范区内两个原劣五类小微水体银龙潭水进行治理,通过扩大水面面积及种植亲水性植物和湿生植物,在保证景观效果的同时起到沉淀、过滤和净化水体的作用,并通过对雨水的收集回用实现水资源的循环利用,改善项目内水环境,实现生态保护。

目前,百里风光带二期环境综合整治工程已完成初步设计方案审查,正在开展施工图设计工作,争取年前完成各项招标工作,年后进场开工,进一步提升周边城市形象和绿化景观环境。

明外郭-秦淮新河百里风光带高桥门节点核心示范区“花海观郭” 邵丹 摄

校对 丁皓宇

编辑 : 胡妍璐

{{dynamicData.sub_info ? dynamicData.sub_info.subject_name : dynamicData.event_info.title_short}} {{dynamicData.sub_info ? dynamicData.sub_info.subject_desc : dynamicData.event_info.brief}}
{{dynamicData.sub_info ? '+ 关注' : '+ 追踪'}}
文章未发布,请后台刷新重置预览